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通知公告

【项目申报】关于组织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8-26  作者:  编辑:李丽  浏览次数:

各单位:

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此次申报课题包括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思政专项五类。重大课题资助经费每项7-10万元,重点课题资助经费每项2-3万元,其他类别课题资助经费每项1-2万元。

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任一类别课题申报。具体要求是:

1、每个申请人只能申请一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申报的其他课题。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不能申报本次课题(以申报截止时间为准)。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申报课题。不得以与已结题或在研的厅级以上课题相同或相近内容重复申报。

2、申报重大课题要求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学术成果具备稳定的研究团队,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

3、申报重点及一般课题要求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上述条件的申请人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也可申报。

4、申报青年课题要求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8月30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8月30日后出生);2024年9月之后我省新引进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青年课题的不受年龄限制。

5、申报思政专项课题要求申请人为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党校、社科院思政理论工作者。

二、结题要求

1、重大课题结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学习时报》《红旗文稿》《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报刊、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1篇理论文章或学术论文;②报送不少于1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的相关研究咨询报告。同时,课题成果必须与课题选题直接相关,且课题负责人为第一作者,以“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署名或标注“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及立项编号”。

2、其他类别课题结题需提交研究报告或出版专著。研究报告要有翔实的调研数据及问题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字数不少于1万字,可以不发表;专著封面标注“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字样及课题立项编号。或者提交符合重大课题结题条件的成果,免于鉴定直接结题。

3、此次申报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为1年,一般不予延期,如有特殊情况,须提交延期申请,获批后方可延期。我办定期对逾期未结题课题进行清理。

三、材料报送

(一)纸质版材料

每个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要装入一个文件袋中,文件袋用黑色记号笔标注申请人姓名。文件袋中应包含:申请书2份、活页8份(8份活页逐份摆放,夹在申请书中缝位置)、汇总表1份、个人承诺书1份。申请书及活页均使用A3纸双面印制,不得单面印制,不得更改表格格式,中缝装订。

(二)电子版材料

1、申请书和活页保存为WORD文件格式,汇总表保存为EXCEL文件格式。

2、每一位申请人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以申请人名字命名,例如:“李华”。文件夹里包括申请书和活页的电子版,例如:“李华申请书”、“李华活页”。所有文件不要使用图片格式。

3、每个二级单位/部按照不同课题类别形成若干文件夹,命名为:单位+课题类别,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般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项”,该文件夹应包含该课题类别汇总表及申请人文件夹。

4、以上所有材料电子版压缩成一个电子文档,统一命名为:单位名称+2025年度省课题申报,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度省课题申报”。

四、报送方式

以各二级学院/部为单位于2025年9月22日11:00前报送材料,纸质版材料交至科研与产教融合处(行政楼313室),电子版材料发送至keyanyuchanjiao@163.com。

五、注意事项

1、申请人为项目第一负责人,需认真阅读申报项目的相关文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相关截止时间点按照学校安排进行,逾期不予受理。

2、电子版和纸质版材料均以各二级学院/部为单位统一报送,注意相关截止时间点。


联系人:李老师 王老师  联系电话:0354-5507800


科研与产教融合处

2025年8月26日